但許多感染個案追蹤至今,才終於讓茲卡病毒在人體的真相完整揭露
以下幫大家整理,讓大家重新了解這隻可能在台灣造成流行的病毒
茲卡病毒的歷史簡介
1947年-在烏干達(茲卡森林)的猴子身上首次發現
1948年-在烏干達(茲卡森林)的非洲斑蚊(Aedes africanus)上發現
1952年-在烏干達和坦尚尼亞,首次於人類身上發現
1960~1980年代-非洲和亞洲陸續發現零星個案,症狀輕微;且在印度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巴基斯坦等亞洲國家的斑蚊中也有發現病毒
2007年-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(Yap, the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)發生首次人類群聚感染,全島73%人口感染;也是第一次在非、亞洲國家以外發現病毒
2011年-一位美國科學家於塞內加爾感染茲卡病毒,回國後經由性行為傳染給太太,為文獻中第一例證實茲卡病毒可透過性行為傳染的個案
2013~2014年-陸續在法屬玻里尼西亞(French Polynesia)、復活節島(Easter Island)、庫克群島(the Cook Islands)和新喀里多尼亞(New Caledonia)發生群聚感染。玻里尼西亞的群聚感染,更指出茲卡病毒可能透過胎盤傳染給新生兒,並和許多新生兒腦部畸形相關
2015年-巴西於3月發生群聚感染,近7000名病人發生輕微發燒、起疹等症狀,無人死亡。但400多名接受檢驗的病人中,僅13%登革熱陽性,其他常見的起疹病毒檢驗皆為陰性,直至5月才重新檢驗茲卡病毒,發現許多陽性個案,這也是第一次在美洲區域發現茲卡病毒
2016年-因為陸續群聚爆發,延燒到美洲,加上發現許多新生兒新天腦部畸形、發育不良可能和茲卡病毒相關,WHO於2月宣布茲卡病毒為國際緊急疫情
經過WHO的宣導、各國努力的防治
疫情終於在2017年逐漸趨緩,而學術研究的結果也逐漸明朗
茲卡病毒的分布範圍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nc.cdc.gov/travel/page/world-map-areas-with-zika
分布的區域大約是北迴歸線到南迴歸線之間
不過美洲比較狹長,一直延伸到阿根廷南部都有感染個案
大家要出國前,建議可以查查看要去的國家是否有茲卡病毒盛行
至於台灣從2016年至今共19例個案,皆為境外感染,非本土傳染
美洲與非洲的分布範圍 |
亞洲和大洋洲的分布範圍 |
茲卡病毒的傳染途徑
病媒蚊傳染
為茲卡病毒主要的傳染途徑
台灣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(和登革熱相同)
病人發病後1~7天,若被病媒蚊叮到,病毒會在蚊子內增殖
15天過後再叮到他人時,就會感染茲卡病毒
母嬰垂直傳染
目前證實在感染茲卡病毒的孕婦羊水、胎盤中,可以發現病毒
而胎兒可能因此受到感染,導致小頭畸形等先天神經異常
性行為傳染
目前證實在感染茲卡病毒的男性精液中,可以發現病毒
且已有數起經由性行為傳染的個案
包括男性傳染女性、男性傳染男性;口交、肛交、陰道交皆可能傳染
雖目前無女性傳染給男性的個案,但仍建議前往疫區的女性延遲性交或請男性戴套
輸血傳染
已有研究證實,輸血可能會傳染茲卡病毒
因為感染茲卡病毒的症狀輕微,可能會被忽略
衛生單位提醒,若從茲卡病毒疫區回國,需延遲1個月後才可以捐血
病毒留在感染者體內的時間
由於茲卡病毒可以透過體液進行人傳人的感染
因此許多研究自2016年進行感染者的追蹤
在今年陸陸續續有文獻發表出最終結果
參考文獻:
- Paz-Bailey, et al. "Persistence of Zika virus in body fluids—Final report."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(2018).
- Lozier, et al. "Prolonged detection of Zika virus nucleic acid among symptomatic pregnant women: a cohort study."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67.4 (2018): 624-627.
- Mead, et al. "Zika virus shedding in semen of symptomatic infected men."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78.15 (2018): 1377-1385.
血液(血清)
根據研究指出茲卡病毒在血液的時間,50%的病人大約是15天
5%的病人約在40天左右,血液中會測不到病毒 [1]
有零星個案報告,血清中最長可達81天
但受感染的孕婦,病毒在血液當中的時間是一般人的三倍(大約是40天)[2]
另有零星報告,最長可達107天
尿液
茲卡病毒在尿液的時間,50%的病人大約是10~11天
5%的病人約在34天左右,尿液中會測不到病毒 [1]
精液
精液是透過性行為傳染的主要媒介
通常在兩週過後,精液內的病毒濃度才會達到最大量
在今年NEJM共有兩篇大型追蹤研究,討論精液中病毒清除的時間
第一篇研究 [1] 共有 94 位茲卡病毒陽性的男性提供精液檢體
追蹤發現病毒在精液的時間,遠比其他體液來得久
50%的病人大約是42天,5%的病人約在119天
最後一位測得陽性的病人是在191天,第232天在追蹤後才變陰性
(也就是說,病毒最久是在191~232天變陰性)
第二篇研究 [3] 則收集更多的檢體,在185位願意提供精液檢體的個案中
平均每位個案、每週提供三次精液
發現病毒在精液中陽性的時間,50%落在30~50天區間,5%落在150天左右
另有1%的個案在240天後,精液的病毒才轉為陰性
和第一篇研究相比,病毒留在精液的時間更長
男性感染者的精液檢測,整體陽性率約是30~50%
另外兩篇研究都顯示,都有個案的病毒留存時間 > 6個月
然而卻沒有辦法解釋,幾個月後的病毒精液才沒有傳染力
畢竟不可能叫陽性個案進行性行為,看看會不會傳染,違反醫學倫理
修改自「Persistence of Zika virus in body fluids—Final report」(左圖) 和「Zika virus shedding in semen of symptomatic infected men」(右圖) |
此外,第二篇研究還提供一個有趣的分析
以下的族群裡,清除精液病毒的速度比較快
包括年紀輕、射精次數多
而且都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
至於沒有結膜炎、有關節痛的病人比較快清除病毒,這就沒有解釋了
其他體液
至於唾液、陰道分泌液,大約在發病後就開始測到
而大部分在一週後就會陸續消失
至於存留時間還不明確的體液包括腦脊髓液、乳汁、羊水等
但其中羊水已經確定有傳染之可能
至於泌乳是否會傳染,則有待近一步文獻報告
結論
茲卡病毒突然在全球竄起
除了鄰近國家都有病例之外,台灣也存有傳播源
所以對這個疾病,需要有更深一層的了解
下一篇將介紹這個疾病所帶來的症狀,以及目前的治療方式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